大听网   > 正文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组织工作新担当新作为——2023年泸州市组织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2-27 10:23:05 稿件来源: 酒城先锋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忠实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用“十三个坚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依据、总指引。

这一年,全市组织系统锚定“党建引领、支撑发展、群众满意、走在前列”目标,高质量承办全国党建研究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四川省第三届“党建引领·天府论坛”;西南医科大学张春祥教授入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全国10个市州之一在全国市级党校校长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主题教育、省内结对帮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县级党校分类改革、联合共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物业党建联建6项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工作交流;“激励干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经验做法在中组部《党建研究》刊载,中组部《组工信息》、省委办公厅《每日要情》7次推介泸州组织工作有关做法;三方联动共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制定出台《组织工作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一条措施》聚力拼经济搞建设……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彰显着锐意进取的姿态,印证着勇毅前行的历程。

举思想之旗 铸政治之魂

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主题教育为牵引,以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为重点,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全市组织系统牢牢把握“学思想”这个第一位的要求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带动全市150个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1万余个基层党组织、20万余名党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得到中央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省委第四巡回督导组高度评价,主题教育总体评价“好”达99.5%。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覆盖完成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轮训,分级举办读书班、主体班、专题研讨班100余期,酒城大地上时时处处涌动着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热潮。

党性教育走深走实。充分挖掘泸州四渡赤水红色资源的精神特质、教育价值,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高水平推进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内涵式发展,深化“入心式”党性教育机制,提档升级太平渡、二郎滩等15个现场教学点,四渡赤水立院之课连续三年获评总院优秀等次,1名教师入选全省第二届干部教育名师,高分通过市级党校办学质量终评,分院办班期次、培训人次大幅增长,泸州四渡赤水红色教育名片越擦越亮。

专业培训提质提效。紧紧围绕省委赋予泸州“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干部大培训、能力大提升、泸州大发展”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一批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班和“泸州大讲堂”,健全参训学员“金点子”分类梳理、点球办理、反馈评估闭环机制,推动广大干部在泸州现代化建设火热实践中更加会为善为。

兴贤能之治 起发展之势

锻造敢拼敢闯敢干的“酒城铁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泸州新篇章,干部是关键的少数、决定的因素。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围绕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全链条全周期抓好干部选育管用,以高素质队伍保障高质量发展。

实干实绩导向更加鲜明。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市委首次评选表扬31名担当作为好干部,一批苦干实干、实绩突出的区县科级干部奖励性晋升二级调研员,一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公务员集体受到全省表彰,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树起了酒城大地担当作为的先锋群像。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力度,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加快形成。

干部培养历练更加有力。深入实施“双千干部计划”建池蓄水,动态培养储备千名优秀领导干部、千名优秀青年干部,一举创成全省选调生实践锻炼示范基地。务实开展“六个一线赛贡献”,选派560余名干部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双招双引,源源不断为泸州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可靠接班人。

选人用人工作更加精准。建立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工作机制,统筹联建市管干部政治素质、实干实绩、行为特征“三项档案”,有力推进政治素质档案建管用全覆盖。健全常态化班子运行分析调研机制,推进干部选任流程优化、班子功能模型重塑、常态长效机制构建,市属国企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实现应换尽换,干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连续三年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好”与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情况评价“好”100%。

干部管理监督更加从严。聚焦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加强管理监督,制定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二十条措施,探索重要岗位领导干部朋友圈、社交圈监督,编印年轻干部《警示教育读本》,开展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专项整治,干部个人事项查核一致率稳中有升,全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向上向好。

聚天下之才 汇创新之力

强化现代化泸州建设的智力支撑

人才是强国之本、圆梦之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为3.0版本,全年新引进培养各类人才10万人。

创新人才聚集平台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工匠城从概念到规划、从愿景到实景,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中国轻工等4所工匠学院开班办学,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了国防产业学院、西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级技能等级认定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获评四川省新型研发机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商学院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余人次。

产才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提升。围绕全市重点工业产业建圈强链,绘制白酒、医药等产业、项目、人才“三张地图”,招引“三类500强”企业项目5个、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近800名。成立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聚力打造核医学高地。新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华西中心等国省级创新平台30个,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0.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带动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20%,人才支撑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近悦远来人才发展沃土加快厚植。大力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实行“一人一策一专班”,5名教授上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5名专家入选全省“天府青城计划”。加快构建“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模式,成立人力资源发展协会,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产业园能级,建成科技支行、金融人才之家,聚力打造人才乐业兴业创业沃土。

固基层之本 强执政之基

建强适应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组织体系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高效能治理抓基层夯基础,加快把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动力。

抓党建促改革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实施“红色强链”行动,组建重点产业链党委、功能型跨区域产业链党委,成立全省川渝毗邻地区9个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唯一正县级机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泸州)党工委,助力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初具规模、渝昆高铁加快建设。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县域内片区功能型党工委作用,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共兴”计划,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中省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和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达410个。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现场观摩交流,轮换选派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154名。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一批区域强镇入选中国西部百强镇、省级百强中心镇,泸州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实施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三年行动,构建“1+3+N”小区治理体系,推进255个老旧小区边改造、边治理,完成主城社区亲民化改造,建设“红立方”服务站、小区“共享空间”,深化“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新增全省百佳基层治理示范小区数量居全省第二,城市党建工作连续3年纳入全国基层党建综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的一年,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组织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文章关键字: 编辑:周琪


返回顶部